雨滴中的启示:苦痛与知识共融的华雨集探索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647次

VIII. 苦难与知识--翰园佛学研讨会二十八年--厌苦求乐是众生的特性,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对解除痛苦的不断需求,是推动知识进步的不竭动力。然而,世界的现象又是如此矛盾,以知识的进步来解除痛苦,结果却因知识的进步而加深痛苦。就拿战争来说:在半文明时代,战争只是 "流血 "和 "毁此食 "的问题。如今,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一场调动一切人力物力用于苦难的战争。知识越发达,苦难越增加,文明世界与苦难世界携手并进。

有人主张发展知识,组织群众来减轻苦难。物质上的苦难或许可以得到部分缓解,但心灵的隐痛又怎能得到解脱呢?有些人甚至走极端,主张消灭神圣,放弃智慧。这不仅与现实背道而驰,而且即使达到了无知的境界,也不过是麻醉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能够忍受痛苦的 [P268] 袭击。

佛教的见解:痛苦的根源在无明(无知),在缺乏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认识,在不了解缘起法则与顽固的个体独立存在的相互依存共存关系。虽然世俗知识也有部分类似的观点,但由于它不理解彻底的虚无主义(没有真正的、不变的自我),在因果变化的背后自然潜藏着自我的活动。在颠倒的个人独立观的控制下,仇恨和敌意的思想产生了,它利用一切知识和文化作为制造痛苦的工具。知识的发展与痛苦的增加形成了正比。

雨滴中的启示:苦痛与知识共融的华雨集探索

佛教的特点是以实现因果不二(人我和法我)为出发点。获得觉悟真理的知识就是般若。明白了因果报应,就知道了假我是建立在万物存在的基础上,就能解除因自我的妄想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痛苦,实现苦乐不入心的自由。同时,在真如空性智慧的引领下,调动一切知识和文化,实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大幸福。

佛是无所不知的!即是常乐我净的具体体现!(灵昉‧元培集) [P269]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