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悖论:心靈的迷茫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525次

神圣与袖珍 - 悬空的宗教心灵

施昭慧

今天的报纸刊登了两大佛教团体举行仪式的照片,照片中的信徒都在脖子上系着象征团体荣誉的腰带。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 "神圣",而是 "套索"。也许,"神圣 "和 "套索 "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 "9-21 "赈灾期间,一些自称 "一个真理 "的教派积极抢险救灾,开展传教活动,让灾区人民感受到教会的仁慈,改变信仰,接受 "一个真理 "的宗教。在灾区宣教后,会众的增长数字令他们欣喜不已。在他们心目中如此 "神圣 "的行为,在别人眼中却不过是 "篱笆";这不再只是 "篱笆",而是 "抢劫"。这已不仅仅是 "套牢",还有 "趁火打劫 "的味道。

在一些佛教宗派中,虽然教义平和、宽容、不具攻击性,因而不会产生 "赈灾传教 "的狂热动机,但信徒们在积极赈灾的同时,还是害怕媒体不知道这种慈悲心的传递者是某个组织。一些信徒有理由对媒体只强调几个大团体而忽视自己团体存在的报道表示不满。他们在经文中找不到任何 "神圣 "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小家子气开脱,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把自己认同的对象 "神圣化 "了,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它的 "套索"。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把自己认同的对象 "神圣化 "了,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它的 "套索"。

这个世界大部分时候是 "自由 "的,但骨子里却常常相互诱惑,想方设法 "坑害 "对方。自由主义与任何一种民族意识都会存在一定的张力,但不仅专制政权视 "自由 "为死敌,即使是民主时代的政客,为了争取 "忠实 "选民的支持,也往往将矛头指向族群,诉诸族群意识。即使是民主時代的政客,為了爭取 "忠實 "選民的支持,往往也會針對族 裔,利用他們的民族意識。"死忠 "选民从何而来?据说是来自 "锁定"。

据笔者观察,"被无知束缚,喜欢被捆绑 "的普通人,大多喜欢玩 "互相套牢 "的游戏,并乐此不疲。弗洛姆说,人类有一种 "逃避自由 "的倾向!且不说情感、金钱、权力、名誉能紧紧箍住人的心灵,就连一个政治口号、一组徽章、一条腰带、一套制服,都能成为 "套索 "的工具,让人产生更大的 "认同感"。

苦闷的心,偶尔会因情感、金钱、权力、名誉的箍紧、捆绑而苦不堪言,一些人也会因此探入宗教的大门,看能否学到 "自由解脱 "的半点风采。但 "沉浸在真理中 "的喜悦还未褪去,另一张拉网已悄然拉开,很少有宗教徒不深陷其中。在认知方面,它使人心甘情愿地陷于某种宗教意识形态之中,进退为奴,党同伐异;在情感方面,它使人受 "神圣 "氛围的蛊惑,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进而成为他人的 "圈套"。在情感上,它让人甘愿被 "神圣 "的氛围所蛊惑,进而成为他人共谋结构的 "圈套"。在玩这种 "套索 "游戏时,他们不仅乐在其中,还能在 "套索表演 "中获得成长,从而意识到自己更加 "接近神圣"。

即便如释迦牟尼佛这般思想解放的人,千辛万苦地带领世人走上了 "解脱 "之路,但多少佛门弟子,还是无怨无悔地在身身份、师身份、宗身份的过程中,选择了 "被套牢 "与 "被套牢"。"套牢",心甘情愿地接受 "套牢 "带来的甜与苦!

作者一生最怕被 "套牢",将心比心,也丫不想 "套牢 "任何人。一次,同学们来书院过中秋节,在皎洁的月光下,一位同学真情流露地说: "我愿为某某人而生,为某某魂而死!笔者当即泼了一盆冷水: "你不要死做我家的门神!"

我一再告诉学生:自己不属于作者或作者主导的单位机构,而是属于一切众生;发心修炼正法,也是为了 "法界众生",而不应该狭隘到只为作者个人和所属单位机构。希望他们能真正领会 "无我 "的精神,而不是沉溺于 "大我 "的迷离氛围中。这样按照同愿同行的纯粹归纳,彼此间固然少了许多是非恩怨、猜忌障碍,但也不会成为数量庞大的组织成员,更无法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力量。也有同学向笔者反映:这样淡淡的相处方式,让他们缺乏归属感。或许,这种 "不被套牢 "的处境,还是容易让人产生失落感!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谁在牵挂谁?与其说是主人单方面的行为,不如说是主人与追随者双方的意愿相互取暖!

自由的心灵如此 "顶凉"!

1990 年 8 月 27 日,在悔过楼,而脚踏实地--发表于 1990 年 8 月 30 日出版的《自由时报》。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