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哪里有放生的地方,李炳南答: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5 浏览:100次

一、大理放生节是哪天

1、问: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对佛学这样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统请解释!(洪环)

2、李炳南答:亲之爱之曰仁,世上众生界线分种类则千差万别,不可穷尽,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类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对众生之爱,或爱人而害物,或爱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则九界四生,视同一子,平等拔与,故称‘求世之仁’。其他哲学,多说外境,佛学独说心造,是能追本穷源,故曰‘哲学之母’。科学往往偏重物质,偏重欲望,偏重现量,有利亦有害,是之曰偏。佛学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讲中道,惟求明心见性,主张少欲知足,每一事理,俱说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仅拘泥现量,能有利而无害,一切圆融,故曰,‘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乃大智大勇之人,识透此机,故大声疾呼,智不及此者,自然相信不过。

3、大菩文化广东讯2015年12月12至13日,国际佛教禅修学会执行会长、佛学名师吴言生教授应邀来到广州,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两岸精英东方管理研修班的同学们讲授《坛经》智慧。来自广州、香港等地的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吴言生教授的智慧开示。

4、吴言生教授说,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讲授《坛经》,机缘殊胜。慧能大师是岭南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贡献卓著,是岭南人的骄傲。大家学习《坛经》,切不可空手而归。在讲座中,吴言生教授介绍了《坛经》的独特性及其在中国佛教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坛经》是六祖惠能的弟子对其言论的记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代表性经典。《坛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最后完成。它是禅宗的奠基之作,也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

5、讲座生动睿智,同学们如沐法雨甘露,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同学们纷纷表示禅学智慧玄奥睿智,令人启迪无限,受惠无穷。

6、在两天的讲座中,吴言生教授对《坛经》的重要内容、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讲解。其中包括神秀大师偈、慧能大师偈、慧能大师开悟时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等法语的内涵、不二法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禅机、“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的禅定三昧等。吴教授说,《坛经》的每一个重要内容,都是对生命的指点与升华,注重生活中的修行。参悟了《坛经》智慧,就能够实现佛法与生活的完美结合,用佛法的般若智慧指导生活,洞察万物真相,最终放下对个体欲望的执着,担起服务人生,奉献人生的大愿。

7、吴言生教授指出,《坛经》的主旨,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原本清净。修行用好此心,即可当下成佛。因此成佛与成魔、执迷与开悟,都在一念之间。修行,就是时时守护好这一念,使正念相续,分分秒秒都活在正念正觉的世界,为社会奉献慈悲大爱的正能量。

中山哪里有放生的地方,李炳南答: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

8、通过吴言生教授的深入浅出、生动睿智的讲解,大家纷纷表示,要在红尘俗世中身体力行《坛经》智慧,打开般若慧眼,培养禅定力量,把日常生活转变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道场。讲座在禅悦满满中结束。

9、吴言生教授是中国当代有影响的禅学家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禅学讲座,深受听众的喜爱,备受称誉,广为业内人士所认可。

10、国际佛教禅修学会礼请智宗法师开讲观音文化

二、捡到了乌龟又放生好不好

1、国际佛教禅修学会礼请明基法师开示禅修智慧

2、佛教于何时传入香山无文字可考,唯民间传说唐朝有一位一品官夫妇两人到县境内五桂山的古香林山建简易的寺和庵各男的改法名正传,女的改法名正机,分住寺庵传教。旧香山县志曾记载其他寺庵均在明清两代兴建,可见中山的佛教在明清及民初甚为兴盛。

3、解放前,佛教寺院主要分布于石岐和小榄等地,其中著名的有传说中在唐朝兴建的古香林寺、明崇祯年间建在石岐庵前正街的白衣观音寺、明嘉靖年间建在石岐西山的仁寿寺(后改称西山寺)。至清同治年间,全县寺院增至21座,除上述3座外还有无量寺、元兴寺、垣林寺、怀园寺、宝莲寺、凤山寺、普觉寺、宝林寺、隐秀寺、隐泉寺、霞峰寺、青云寺、护龙寺、福园寺、永青寺、聚龙古寺、桂峰寺、栖霞寺等等。但是从清末至民国期间并没有新建寺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10多年,原有寺院部分因年久失修而逐渐湮没,有的被工厂、单位、居民占用,寺院反而越来越少,到80年代仅存比较完整的西山寺1座。

4、西山寺建寺前本是明朝举人毛可珍读书及与僧人聚会之所,明嘉靖年间改为寺院,供奉佛圣,初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有僧人3名,清光绪年间改今名,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等年间均有修缮。清咸丰年间进士曾望颜自闽归里,募资重建寺门,塑佛像和修佛殿。僧人易铨重募资立“仁寿禅林”石匾,两侧石柱刻有书法家张玉堂所书的对联:“红棉旧荫;福地重光”。还修复了“六棉古道”,立石牌坊于道之南端;又凿石井“七星泉”于东岩下。但是,以后经过抗日战争和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寺院仅存残垣破匾。1987年3月,中山市成立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和西山寺修建委员会,并由市政府拨出专款重修寺院。此项工程于当年夏天动工,一年后首期工程竣工,计修复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韦驮殿及伽蓝殿等5座殿堂,重塑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韦驮、伽蓝菩萨及迦叶、阿难尊者等9座金身,并重立曾望颜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所立的《重建武峰仁寿碑记》石匾;此外还新立了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院的修建亲笔题书(影印件)的“大雄宝殿”和“万德庄严”两块塑金横匾;寺前安放了由香港信士郑衍华等赠送的巨型水泥香炉。该寺于1988年10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第二期工程于1990年1月起进行,工程包括新建观音殿和会议室(二层)各1座。

5、解放前,中山的庵堂很多,主要分布在石岐、小榄、三乡等地。这些庵堂绝大多数是家庙式的小尼庵,故发展较快,到解放前夕共有檀庆庵、龙归庵、观音堂、开元庵、众母庵、怀庵、隐泉庵、云经庵、垣林庵、香莲庵、地藏庵、莲谷庵、连相庵、姚爷庵、缘觉庵、优昙庵、永健庵、弘法社(庵)、绍隆庵、祈陀庵、普照庵、永胜庵、净心庵、万法庵、连茂庵、松茂庵、大目庵、清泉庵、养胜庵、普觉庵、龙泉庵、尚成庵、连慧庵、绍茂庵、福连庵、净意庵、善庆庵、积胜庵、广胜庵、龙胜庵、宝聚庵等41座。到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楼庵堂已先后关闭、拆卸或改为民宅,仅存石岐莲塘街见龙里2号的永健庵、小榄大门楼四巷的善庆庵,以及建庵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小榄永宁西上一队的净意庵。

6、解放前,中山各寺庵的僧尼除每日上香拜佛之外,还经常到民家做法事;农历每月初十五也有部分信徒参加诵经活动。此外,每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民间节日都有信众到寺庵上供。佛教的重大节日则有庆祝活动,包括观音诞(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九日)、佛诞(农历四月初八日)、佛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佛涅槃日(农历二月十五日)、弥勒佛圣诞(农历正月初一)等,参加庆祝者常达千人之众。其他一般节日如释迦牟尼出家(六祖诞生、二月初八)、普贤菩萨圣诞(四月初四)、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佛欢喜日(七月十五)、地藏王菩萨诞(七月三十)、六祖慧能大师成道日(八月初三)、药师佛圣诞(十一月十七)等,参加者亦有数百人。除宗教活动之外,懂医术的和尚还为信徒和群众诊病、送医施药,颇受邑人赞许。

7、中山民间的佛教信徒很难加以界定,虽然一般群众对菩萨和神的崇拜历来较为普遍,但是并不专一信仰某种宗教,往往既崇拜佛教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也崇拜道教的玉皇大帝、财神、灶君、福禄寿三星和土地公等,也敬奉祖先的灵魂,在农村甚至还信奉(自然)泛神,民间习惯于有所求时才去寺庵进香许愿和事成后还愿,平时只在家中上香拜神。

8、改革开放前中山没成立佛教协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逐步完善宗教法规,要求各宗教团体成立相应的宗教组织,并到市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为合法社团。

9、中山市佛教协会第一至三届,设在西山寺内。现第四届位于西山寺对面的旧少儿图书馆内,该馆现在已修建成很有佛教特色的大楼。1987年3月,中山市成立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和西山寺修建委员会,并由市政府拨出专款重修西山寺。1991年7月3—4日,中山市佛教协会代表大会第一届理事会召开,选举产生了首任的佛协领导,黎印西为会长,释纯真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江瑶厚为副秘书长,任期三年一届。由于某些原因,延期至1996年7月4—5日召开中山市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佛协领导,黎印西为会长,释纯真为副会长兼秘书长,释庆真为副会长,江瑶厚为副秘书长,任期三年一届。1998年间,黎印西、释纯真正副会长相继圆寂,至2000年6月28日召开中山市佛教协会第三次代表会议,到会代表共65人,会议通过了中山市佛协章程,选举了释静修、释庆真、孙亮为会长、副会长、副秘书长,任期为五年一届。2005年底,由于接班人的原因,没有换届,至2006年12月30日才重新选举了以释弘如法师为会长的新佛教协会领导班子,任期五年一届。

10、2000年12月6日,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一行到中山视察工作,在长江怡景酒店接见我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负责人,释静修受到了接见并一起照相留念。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