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枝,灯万照:揭开古代高僧在元宵节讲解禅机的神秘面纱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7 浏览:171次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元宵节古僧讲经说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 "上元 "或 "灯节",家家户户都要挂灯赏灯,很多地方甚至会举办大型灯会。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佛教东传有关。

相传东汉明帝梦见一个六尺高的金人,便派郎中蔡愔和医学家秦景到天竺(即今印度)求取金人。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蔡全等人在西域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的陪同下,从印度返回京都洛阳,寻求佛法。明朝皇帝非常高兴,亲自出宫迎接,燃灯拜佛,并在雍门以西的白马寺弘扬佛法,这种情况引起了道教的强烈反对。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道教上朝与佛教争斗,明帝以正月十五日为正月初一召道士到白马寺与西域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比法,结果佛教大胜。从此,东汉明帝更加笃信佛教,正式下令,无论民间百姓,每年正月十五日夜,都要张灯结彩,在皇宫和寺庙中,都要 "点灯示佛",以示对佛教的尊重和虔诚。

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被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期,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司马迁在创制《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视为一个重要节日。

据《事物纪原》记载,汉代两京长安城设有掌管宵禁的金陵执事一职,"萧美传皓,以禁夜行",只有在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皇帝才授权金陵执事禁止,前后一天,允许人们踏月观灯。这就是很多地方把元宵节写成 "精武不行 "的由来。此后,元宵节观灯习俗从宫廷走向民间,逐渐形成了盛大的民间节日,蔚然成风。

到了隋唐时期,元宵节已成为人人欢庆的节日。例如隋炀帝的《元宵灯》: *轮空转,梵音自天来;灯树千光点,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烧金粉地,钟发琉璃台。这首诗描写了 "除夕 "的夜景,月影婆娑,梅香烟火,美不胜收。

古代多有高僧大德在元宵之日讲经说法的记载。元宵节色彩丰富,寓意深刻。

据《景德传灯录》卷五《司空山本净禅师传》记载: "(天宝五年)正月十五日两街名僧学者,往内道场随师阐扬佛理。" 内道场又称内殿,是皇宫内修行佛法的道场。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皇帝和皇室祈福。

而据《坛经-宣旨》记载:神龙元年元旦,则天、中宗诏云: "朕请安、秀二主,宫中供养。于暇日逢机,每习一乘。二师推让曰:'南方有一禅师,能密授能师,传佛心印,朕可请之。今遣内侍薛简,追诏迎请。望大师不吝赐教,早日赴京。大师辞病,欲死于林麓。

这段话透露了三个信息: 第一,皇帝礼贤下士,下诏邀请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进京讲学。二是老安、神秀大师虽已被请进宫,为皇帝的老师,但并没有在皇帝面前诋毁惠能大师,相反是极力推荐。这就是 "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 "的觉悟。其三,惠能大师淡泊名利,知道在禅宗还没有真正兴盛的时候,自己不能离开曹溪大本营,所以辞去了皇帝的好意。由此可见,惠能大师之所以能成为惠能大师,在于他能坚守本心。

元宵节请高僧大德谈禅说法,体现了皇室对佛教信仰的热情。在各大道场,高僧大德们也根据元宵节的特点,进行了精彩的开示。在此,摘录几段经典开示,与广大读者和网友分享。

I. 朝宗慧方禅师元宵说禅

元旦之夜,我有小访。云: "铜壶送客归,玉漏催人坐禅。精武何事不饶夜,心灯荐世为君烧。(朝宗慧方禅师语录》卷一)。

即此: 除夕之夜,慧方禅师说:"铜壶里的水越滴越多,壶中的箭形浮标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除夕之夜大家都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而对于僧人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也越来越深,正是坐禅做功的好时机。执事们为何毫不犹豫地放开禁令?这是因为智慧的心灯也如这满城灯火,火树银花不夜天,为你照亮三千大千世界啊!

禅师们说,有大参、小参、早参、晚参各种鬼。上堂称为大参,规模较大的参为小说称为小参,又称家教。祖庭事苑》卷八:"禅门者,初日登堂,谓之朝参。晡时诵,谓之晚参。讲不及时,谓之小参。" 小参就是不合时宜、小范围的说法。禅宗僧人有正月初一小参的习惯。"金吾不禁夜 "出自唐代苏味道的名诗《正月十五夜》: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相催"。佛教以智慧灯为心灯。元宵节期间,禅师以元宵节的花灯比喻智慧之灯照耀人间。佛教的代代相传,文化的薪火相传,正是这盏心灯的无尽延续。

二、慈受怀参禅师(1076-1132)元宵说禅

上元日,怀参禅师云 "有多少众生忙忙碌碌,到头来才发现自己的灯在夜里被打开了。灯火不知火,灵台已失光。还有光亮吗?回堂喝茶去。(慈圣怀神光录》卷一)。

为此,我说 "元宵佳节,灯火辉煌,许多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人们只看到了元宵节的表面现象,却不知道花灯的本质是火的深层含义!我们不知道,真正能照亮人生方向的,是我们心中的火。是否有修行者懂得回首,懂得反省?大家回到禅堂,坐禅吃茶,在一杯禅茶中感悟禅的真谛!

(又)上塘: 元宵灯烛灿,车马忙到晓。(译文:元宵节灯烛辉煌,车马忙碌到天明: 元宵节的灯烛一个比一个明亮,车如流水马如龙,一直狂欢到天亮)。到头来,不知灯火是火,又有几人决心回光返照?(不知灯的本质是火,又有几人能凝视生命的心灯?) 若论此事,恰似元宵灯球(说到心灯,就像元宵节晚上的灯球一样),玲珑八面,花光互映(玲珑八面,灯光看起来各有偏重),一点灵明,通体不昧(其实都是来自同一个光源,通体充满光明)、 高处普照,前后无差(高处低处都照到,前后无差),从来佛手不能(这光,就是佛手遮不住,就是劫风吹不尽),直把马街四时春色门(赏光车马在通衢驰骋,春色坳坳所以,诸佛出世,传的就是这道光。祖师西来,亦传此光(所以,诸佛出世间,传的就是这盏心灯;佛法从西方传到中国,传的也是这盏心灯);从一灯传百千灯,灯灯无尽(从一盏灯点亮了千百盏灯,智慧之光就无穷无尽); 故佛法之道无人可说,虽有智慧亦不可说(所以佛法无人可说,即使你再聪明也极难明白),如 宝藏在暗,无灯不可见(好比宝藏在暗处,无灯难寻),宝藏者,是一切众生心也(所谓宝藏、 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暗者,一切众生恼乱恼乱(所谓暗,就是一切众生的恼乱恼乱)灯者,一切善知识说法(所谓灯者,就是一切善知识说法,通过说法,让我们找到如家之宝)。即使是大藏经,五千四十八卷,也都是以人为灯烛(以至于一切佛经,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以人为灯烛,旨在让人发现生命的本源宝藏),德山入门棒喝,临济入门喝,也都是以人为灯烛(德山禅师入门棒喝三、(宋)隐山堪僧元日说禅

但见几位禅师在拥挤的寮房中,先是团团而坐,谈古论今。其一曰:"青州布衫,为何只重七斤?一个说:"为什么杨岐的驴只有三只脚?一个说:"不说这个,就说麻姑山上的唐朝松,为什么是粮仓?土地神给了他一杯酒: "你是一队油漆桶,怎么不去看花灯,却来这里胡说八道!(古法师语录》卷二)

说来也是: 我在寮房里发现几位禅者围坐一圈,讨论古今禅宗公案的意义。其中一位说:"赵州禅师在回答一位学者关于什么是佛的问题时说:'老和尚,我在青州做了一件布衫,重七斤',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个人说:"杨岐的方回禅师在给大众说法时,为什么说'杨岐的驴子只有三只脚'?其中一个人说:"不要说这个了,你说说为什么麻姑山上的唐代松树长得又高又大,而且盘根错节。土地公斥责他说:"你们这些心黑如漆的呆子,为什么不去看灯,而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花千枝,灯万照:揭开古代高僧在元宵节讲解禅机的神秘面纱

如果一个禅宗修行者与世隔绝,以古今禅宗典籍为生,以捡拾大师们的唾沫星子为生,那么他永远不会开悟。如果你是一个禅修者,不妨好好看看正月时的灯火,悟一悟这些灯火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明白了这里的禅机,也就明白了禅的要义。

(宋)无明慧思禅师语录卷一

元日,堂云: "心月圆,清光明。吞尽十方虚,银枪雪满头。以拂子击禅床,云:"此光皎皎,令我笑灯佛。(无明慧思禅师语录)

为此,他在大年初一说:"心月圆明。吞尽十方天,心如银碗里的雪,分不清哪个是碗,哪个是雪"。然后,他用拂子敲了敲禅床,说:"本心本性之光呈现如此祥瑞,人们却浑然不觉,岂不让燃灯佛笑死吗?"

盘山宝志禅师在《传灯录》卷七中说:"心月独圆,光吞万物。光不照境,境不存光。当光明与境界都消失了,那又是什么呢?" 这是无明慧性禅师的原话。盘山禅师的话也出自《楞严经》卷六: "清净光明是终极目标,寂静和照明包含着空性。这就是禅定的终极境界。据《法华经》卷一记载,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太古时代,有一尊佛叫日月灯明佛,他能为各种众生演说妙法,意义深远,言辞善巧,使众生达到佛道的无上圆满境界。光瑞,是指佛陀在宣讲佛法时,会出现各种吉祥现象,其中大部分是放光普照众生的吉祥现象,称为光瑞。在《法华经序品》中,"我见光佛,如是如是"。

五、(清)喜台圆净禅师上元说禅

元日,师久云: "祖意分明漏,谁能直下取?欲通别行,堕二门壁。吾未曾脱境界,境界中多过失。不能怪散漫荒唐,又居神州邻城,故不能追景转。又如今日上元,又值春光,好为世人喜未央。假定今夜月星灿烂,照耀十万家灯火,无穷才艺尽与人流,在游玩的同时,金戈又不禁喜上眉梢,玉漏谁倡。不待游人散尽,眼前景象已荡然无存。欢愉已化为寂寞,此中无常谁能悟?吾今慰诸君,踌躇可慎思。尚余几分孤光,由他日月光佛,特隐叨扰一上。还有人不自惭形秽吗?对不住了,田舍奴,我们去喝茶吧!便下座去了。(秀才圆镜禅师语录》卷一)

为此,禅师在大年初一沉默了很久,然后说:"祖师的旨意明明白白,但谁能一下子明白呢?如果我给你们讲出来,那就违背了祖师的本意。世俗之人,离开了外面的世界,心还是糊涂慌乱的,面对外面的世界,脚也是糊涂的,手也是受外面世界影响而忙碌的。别太苛责这些人,世俗的散漫和贪图享受,以及城隍庙里的邻居和游客,他们都难免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且看今日上元节,又值春回大地,天下百姓在这大好时光,欢乐无穷。今夜月朗星稀,千灯相照,无数才子佳人,与士农工商,同时嬉戏。负责守护使命的执金吾,也取消了宵禁的规矩,大家可以忘记时间,尽情游玩。可是啊,没等到游客散去,眼前的景象已逝去,享受眼前的欢乐,是无尽的寂寞和悲凉。此时此刻,又有谁能体会到无常呢?我现在奉劝大家,不要在外漂泊,好好生活仔细想想。当世界的灯火都熄灭了,剩下的是上引宋代禅师的元宵节禅语,即是说,名胜显现,于刹那间直指意蕴深邃,禅趣灵长,韵味悠长,发人深省,回读再三,反省自思,洞彻清明,智朗当下,犹如佛灯常明,灯灯相照,焰焰相烧,灯焰相续,无穷无尽。这就是元宵节挂佛灯的最高境界和意义。

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汴京(开封),商业繁荣,元宵灯会元宵节后,宋室南迁,秦淮河畔舞榭、灯会,有燃灯、放焰口、猜灯谜等雅集。男男女女提着花灯夜行,邂逅大街小巷,便有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 "元宵佳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满路香,凤箫声里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雪柳金缕,笑盈暗香去。寻寻觅觅几千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元宵节的诗词歌赋中,这是最好的一首。即使在元宵节日渐式微的今天,这首词依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古风雅韵犹存。(完)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