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讲解:深入剖析经文,揭示佛法的神秘面纱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7 浏览:236次

首楞严经》解说 第十四讲 讲师: 释慧祥法师 释慧祥法师 日期 2007年4月1日

请合掌!念诵以下经文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已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愿法界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疾成佛;成佛者,为一切众生证悟佛法,无有障碍。愿我的弟子们(我自己的名字)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一生不堕三途八难、 生生世世见闻佛法,依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证正觉,普度众生。第三句话是 "第三种说法是佛陀之友 第九讲:解释 "一刹那 "时,简要说明了 "时间 "的概念。第 10 讲:解释 "佛 "字时,简要说明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第 11 讲:继续解释 "佛 "字,简要说明 "见业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的道理。第 12 讲:继续解释 "佛 "字,简要说明 "在法身佛、显现身佛、化身佛三身中,应依止清净的法身佛 "的道理。第 13 讲:继续解释 "佛 "字,简要说明佛灭度后,应以 "戒(避免危险、避免无用、避免未来烦恼)"为师。诸佛之友!我本可以无休止地解释 "佛",但我担心有些人会不耐烦,所以我将继续下面的诗句。

"在室罗刹城,在大昭寺" 佛陀之友 "室罗筏城 "是一座城市的名字,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它属于中印度的马里塔拉国。它通常被翻译为 "湿婆之城 "或 "湿婆国"。 它位于中印度马里塔拉王国室罗帕城的南部。一般译为 "祇园"。因此,"祗园精舍 "实际上与我们熟悉的舍卫国的 "祗园精舍 "同名。

该经由 1250 名大比丘组成的会众随行。经文释义

问:您如何定义什么样的比丘是 "大比丘"?答:我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我现在向你们提供经典资料。请你们从中学习 "研究 "的精神。

(问:在佛陀时代,有 "大比丘 "和 "小比丘 "之分吗?答:有。

(b) 问:来自哪些经典?内容是什么?例如《增一阿含经》: "世尊说 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对小比丘称字名。诸比丘欲立道者。你们应该跟随三尊。这是我的教诲"。(CBETA,T02.

佛友经》!从这部经中可以了解到,佛经中确实记载了比丘有大比丘和小比丘之分。从这部经中,可以发现僧人法名的由来也是以三宝为依据的。

(c) 问:如果比丘有大小之分,其分类原则是什么?答:受戒一、二、三、四、五年者为小比丘。五年以后,从第六年开始,称为大比丘。如《十诵律》所载:"当时王舍城中,有多年小比丘,一岁、二岁、三岁、四岁、五岁,有少比丘、大比丘"。(CBETA,T23.

首楞严经讲解:深入剖析经文,揭示佛法的神秘面纱

O.1435,第 151 页,A13~14)。

(d) 问:《法华玄义》中说:"凡夫及三果者,名为小比丘。罗汉者称为大比丘"。这种说法有经典依据吗?答:1、这在经典中没有依据。为什么?因为如果大比丘必须是阿罗汉,那么经典中就不会经常说:"有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罗汉。" 2. 如果大比丘必须是阿罗汉,如《十诵律》中说:"虽受戒多年,不知五法,应依五法过一生"。优波离长老问佛:'大比丘是否应该接受小比丘的依止?佛陀说:'是的。乌帕里又问佛陀:"大比丘应该供养小比丘吗?'佛陀说:'除了礼足,其余的都应该做。这部律典内容的含义是:有的大比丘受戒多年,却不知五法(一知犯戒。二知不犯。第三知轻。第四知重。第五诵波罗蜜多广说)。因此,他们没有资格被追随。有些小比丘自幼受戒,但却知道五达磨。从这些佛经资料中,我们知道《法华玄义》的说法并非以佛经为依据,而是以我们个人的观点和分歧为依据。我们不应采用。

这也叫 "受他依"。意思是接受他人的依靠,与自己同住,向自己学习。这也是 "为人师 "的意思。

因此,经文中 "与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比丘众同住 "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受戒出家五年以上的比丘同住。

经皆无漏大阿罗汉。经中的阿罗汉都是行为习惯没有漏洞,返小向大的阿罗汉。释义

问:什么是 "无漏"?答:"无漏 "即 "无三种漏"。

问:何谓三种漏?答:漏,梵语 asrava,巴利语 asava,意为泄漏。如《长阿含经》所载:"有三法。有三种漏。欲漏、漏、漏。欲漏。无明。(CBETA, T01.

O.01,第 50 页,A22~23)。关于 "三漏",我现在简单解释一下:

(一)色漏:五欲导致的行为习惯漏洞。比如,开车时,因为眼睛看到女人的颜色而起色心,注意力出现漏洞,看不到危险而发生车祸。比如,开车时,因为想听耳边的手机,注意力过于集中,造成注意力漏洞,从而没有注意到危险,出了车祸。这样,因为 "眼欲视色、耳欲听声、鼻欲闻香、口欲尝味、身欲感触 "的五欲,引发了注意力的漏洞,造成了不尽如人意的行为习惯,从而造成了患者的危险、无效和后遗症,这些都属于 "欲漏"。

(2)有漏:行为习惯的存在造成的漏。有就是 "存在"。指身、口、意的行为习惯的存在。例如,当你开车时,你习惯于与前车靠得很近。这种行为习惯不属于 "有漏欲界 "的范畴。相反,它属于 "行为习惯中存在但没有转化为行为习惯的漏洞"。因此,它被称为 "漏",而不是 "欲漏"。再比如,如果没有养成喝水时注意水温的习惯,一不小心就会喝到热水而被烫伤。这种漏洞也是 "不注意水温 "这一行为习惯所造成的危险而无效的后果。所以,它叫漏洞,叫 "有漏洞"。

(c) 无知: 无知、邪见和健忘造成的漏洞。例如,有人开车时忘记看油量表。结果半路没油了。这就造成了危险、无效和后果。这就是 "无明漏"。例如,有人开车时不知道如何换轮胎。一旦爆胎,就无法快速有效地更换轮胎。这种 "无知泄漏 "就是因为不学习的 "无知 "造成的。又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佛,所以虽然学习佛法,却不认真对待。这就给自悟和他悟造成了障碍。这就是 "邪见 "造成的漏洞,也是 "无明漏"。

诸佛之友 只要我们的行为模式会造成危险、无效或后果,它们都是 "漏洞"。我们必须纠正自己的行为,使之没有漏洞。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不产生任何后果。

各位佛教徒 去除一切 "欲、漏、无明 "的方法有七种,称为 "七漏断"。在《中阿含经》中,"欲漏、无明漏有七种断法。烦恼。烦恼解脱法。是哪七种呢?断见漏有七法。有七种断法。从分别断漏。从受用断漏。有漏从忍断。有漏断自除。有漏从思断"。(CBETA,T01.

O.26,第 432 页,A10~13)。其中的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请所有佛教徒!请大家自己去找经典来读。

问:什么是 "大阿罗汉"?阿罗汉有大小之分吗?答:阿罗汉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1)归心的大阿罗汉。其一是:(1)不回心的大阿罗汉。(2)不回心的钝阿罗汉。这是根据《首楞严经》经文中的指示进行分类的。既然我们谈论的是《首楞严咒经》,我将只根据该经的分类进行解释。

问:这两种阿罗汉是如何分类的?答:《首楞严经》中佛陀说:"从上色缘生。......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悟得智慧之光,则离开尘世。成阿罗汉,入菩萨乘。这样的人被称为归心大阿罗汉"。(CBETA,T19.

O.945,第 146 页,C6~9)。我的理解是,从色界五不还天中的最高天--色究竟天中的最高天开始,修习舍心,培养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智慧),当智慧之光达到圆、通、常时,就能出离六尘,成为阿罗汉,发心入菩萨乘。这种回二乘心、入菩萨乘的阿罗汉被称为 "大阿罗汉"。另一个例子是《首楞严经》,佛陀在经中说:"空、识、非有、非想。这些都是不穷空理的穷空。圣道穷者,从不归天。这样的一类人被称为不返钝阿罗汉"。(CBETA,T19.

o.945,p.146,c16~17)根据前面和后面的经文,我个人理解,有众生修空性境界、识性境界、无为境界、非想非非想境界,这些空性境界,这样的修行者,想穷尽空性原理,但还不能圆满证悟空性原理。如果一个人来自圣道的五不还天,那么他就能圆满证悟空性。但是,这种修行者不会返回小乘成为菩萨,所以被称为 "不退转钝阿罗汉"。简单地说,发大乘心的阿罗汉被称为 "大阿罗汉"。不发大乘心的阿罗汉称为 "钝阿罗汉"。

问:同样是阿罗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答:因为修行习惯不同。问:什么样的修行习惯会导致相同的阿罗汉之间有这样的差别?答:(1)怕苦: 如《解深密经》中说:"寂静声闻性者。诸佛竭力教化。不能令其坐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为什么呢?成就第一义谛自性本狭。总不及慈悲之心。常畏一切苦。少慈悲心常舍利众生。他成就了第一义谛。若常畏苦,常离有为。远离利益众生。远离觉悟众生。因此,我说他们不能证悟观世音菩萨。我说他叫做寂静之声。" 诸佛之友 一直畏惧苦难的修行者,永远都在修行空性。想把苦空掉。就无法发起难行难忍的菩萨行。因此,《解深密经》中说:"悟第一义者。发菩提心者,是名菩萨。我说他们叫菩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智慧解脱。佛陀的朋友们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祝大家法喜充满,解脱自在。下课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