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洞悉唯识思想的核心要义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8 浏览:867次

唯识宗所依据的经典有六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在唯识学的创立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理论都源于此,所以说《解深密经》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经典。

在印度,《解深密经》的梵文本有两种:一是广本,有十万偈;二是略本,有一千五百偈(见元结《解深密经》卷二)。不过,在汉代,《解深密经》的简本先后有四种译本:

一是刘宋元嘉年中,在江宁润州(今镇江)东安寺译出《俱舍论》(《功德品》)。 瑜伽师地论》对五相作了说明(见《瑜伽师地论》卷 75)。

其次,北魏武帝时,菩提流支在嵩山少林寺翻译了《解脱秘要经》。解深密经》共五卷,分十一篇,是全经唐本的异译。这里将唐本《胜义谛闲品》的四段分为四篇,因此唐译的八篇在这里是十一篇。

三是南陈文帝天嘉二年,佛陀(真谛)在梁安县(今广东惠阳一带)译出《部论》,共一卷四品,相当于唐译《胜鬘师子僧品》。

四、唐贞观年间,玄奘三藏在西京弘福寺译《解深密经》,共五卷八品。是四种译本中最完整的一种。

本经内容主要由序(因明)和圣教两大部分组成(见元结《解深密经》卷二)。

序分序文,但本经有总序(证道序),述闻、时、主、处、众五事(据普光《佛地经论》判)。教主讲经时,住在金碧辉煌无比的七宝宫中,法会特别庄严,佛身十八圆满、二十一功德。佛陀以大悲心供养一切有情乘,包括具足十三种功德的声闻和具足十种大功德的菩萨,并得到观自在菩萨、文殊菩萨等极乐世界的菩萨作为供养的对境,更加凸显了法会的隆重。

圣教共有七品。

第一讲胜义谛相;第二讲胜义谛相。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是解深密经菩萨回答如日请菩萨提出的关于胜义谛的道理,二者与文字无二无别。第二段,佛陀正式为法泉菩萨说明,胜义谛是圣人内心所悟,无相修行,不可说,不表达,不批判,不是凡夫众生所能思量的。在第三段中,佛陀向善清慧等人解释了胜义谛是非单调、不异于一切行相的。第四段,佛陀为顺延(苏布提)等人说,胜义谛是万事万物、百味平等。

心识相品》: 由广慧菩萨问心意识秘密善理。世尊在此宣说第八识的甚深法门。此识名为一切种子心,游于五趣四生受生受报,执持根身种子: 又名阿陀那识,随根身;又名阿赖耶识,共根身;又名心,能积聚增长色、声、味、触,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为前六识之所依,前五识有,则有分别识。这就是按照守法智慧建立心识的秘诀。若能看破诸识的分别,而不见诸识的识别,则称为胜义谛心识。

一切法相;当杜云菩萨问及一切法相的善巧时,世尊宣说了三相:偏相、执相、实相。偏相 "是假名乃至一切文字的自性差别,如眼无明者眼中的一切无明;"执相 "是因缘所生、待缘而生的一切事物的自性,如眼无明者眼中的无明;"实相 "是一切法的平等性,如眼清净者的境界。遍计所执是无相法,依他起是不净相法,圆成实性是净相法。当菩萨如实证悟无相佛法时,就能破除不净相佛法,证得清净相佛法。当菩萨证悟这些真理时,便可称为善巧于一切法之相。

无私的僧伽";确定三种性质(一.僧伽、二.僧伽、三.胜义僧伽)。整部作品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一,菩萨问:生益菩萨回忆世尊初转*轮时,说有蕴、处、界三性差别之教,到般若会上又说一切法空无自性,自相矛盾,不知世尊是根据什么说的。其次,如来的解释:开示无性之教,以三性来说明诸法的无性,以及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的道理。三性依三性而立: 依普贤行相建立的相无性,相无性是由无相,但有假名而建立的;依他相建立的生无性,生无性是由因缘法无自然性,因缘不虚是胜义无性而建立的;依悟真如建立的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是由无自性诸法的本性而显现的。所谓诸法无性,是指凡夫的法性和外道的本性没有自然的本性,而不是说 瑜伽分别:佛陀对地藏菩萨的瑜伽开示。主要内容包括修持止观的依据、止观的四种境界、获得止观的方法、随顺止观的发心、止观的二道、止观与止观的区别、止观单修与双修的区别、止观种类的区别、止观的止相、止观的举相、 舍相、修习止时如何知法明义、修习止时如何去除法相、止的一切定、止的业力、止的一切障的差别、通过止证菩提的过程、修习止的过程、止与舍的利益。本书还全面介绍了大乘瑜伽教法,包括证得菩提心的过程、修习菩萨善知识六处能生大功德、无住依止灭受等。

地波罗蜜: 佛陀为观自在菩萨开示十一地和六度。整部作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一是广说地:解释十一地的名称,讲述地的功德:四净、十一分、八别、菩萨投地发愿的殊胜,对治十一地中的二十二种愚痴和十一种粗重。其次,详细讲解了六度: 六度的名相、六度与三学、六度与福慧、修六度的五相、度数不增不减的原因、六度排列的依据、六度阶位的差别、波罗蜜多名称的由来、六度的总相与别相净相、波罗蜜多的五相、 六度中最广大等五相,六度因果无尽,菩萨爱度之因,果爱度之果,四种功德之度,种种功德之度 般若十八门,由十八法门和三种波罗蜜多组成 如来的事业 世尊向文殊菩萨讲解如来的各种功德。全文共分十二部分: 一、分别法身之相;二、佛之化身出现之相;三、佛之言语与音声之别;四、佛之心念出现之相;五、佛之化身有无心念之别;六、佛之行为与佛之境界之别; 第七,佛成佛、转**轮、涅槃之相;第八,佛为众生造业缘之差别;第九,佛法身与第二人解脱身之差别;第十,佛之威德 佛法身与第二人解脱身之差别;第十。住持众生之相;十一.净土与秽土的难易; xii. 依教奉行的功德,说明佛陀三身的不同作用。

本经是唯识宗的重要基础经典,为唯识宗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I. 一切心意识种子:

在《楞严经》中,"心意识相 "提出一切种子心意识,又名阿陀那识,又名阿赖耶识,又名心所。本经作为有情生命的主体,它生灭轮回,来去于五趣四生,根身、世间、种子,成为诸法所依,精神境界所依。这是唯识宗的特殊理论。

第二,一切法皆是唯识:

唯识学的核心文本 "成唯识论",建立了唯法唯识的理论体系,从因变和果变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变因,是指阿赖耶识的种子之因,是产生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集合,其思想依据是《楞严经》中 "一切种子之心,亦名心所,以能积聚增长色声香味触法故。". 果能变者,是自证分变现二分之相,从认识论的角度建立意识而已,此思想源于本经《分别瑜伽品》,世亲对弥勒菩萨说:我说识缘,唯识所现心,然而即此心本尊生起时即是所现影像。

第三,三性三蕴:

凡夫无明所生,心外无自性法界。所以,按照普贤的观念,相无性,相无性,不可得:依因待缘而产生的现象虽然有,但不是自然有,有而不真,所以按照他缘起,生无性,没有自然性。宇宙人生的本质是真实存在的,但必须远离凡夫的误解,空无所有才能证得,所以根据胜义谛的体悟建立的虚无主义,胜义谛是在虚无主义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修道者只有在消除了无所不有的本性之后才能证得。这种三性三无性的思想在《金刚经》的 "一切法 "和 "无自性 "中都有体现。

第四,五姓各异,无姓不成佛:

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出现过 "希有 "能否成佛的争论,由此产生了著名的 "圣公说法,顽石点头 "的典故,并以《涅槃经》传入中国而告终。因此,在隋唐以前,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这几乎是定论,没想到唯识思想的提出,将众生分为五种种姓,即声闻种姓、菩萨种姓、缘觉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其中,声闻的定种性不能归小,无种性的众生不能成佛,这与传统佛教的说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唯识家的五种姓思想虽然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记载,但其思想来源于《金刚经》中的 "无我僧伽"。

V. 一种姓的便利,三种姓的现实:

解深密经:洞悉唯识思想的核心要义

与五姓各别、无种姓不成佛的思想一样,一方便三世真如也是唯识宗的另一种特殊理论,因为传统佛教讲一方便真如、三世真如。而这一思想出自权威经典《法华经》,因此,在隋唐以前的中国佛教界,一直主张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而唯识宗则提出了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真是让中国人大跌眼镜,好在《大智度论》的思想中,佛陀根据四悉檀的教义设立了众生根性不同的教法,佛陀所说的教法五花八门,也就不足为奇了,唯识家的这种思想也主要是依据佛陀的教法。唯识家的这一思想也主要是依据《金刚经》的 "无我涅槃"。

此外,还有三时判、瑜伽、止观,十度、十一地、佛三身、障差别等,都是从《楞严经》中引申出来的,这些都说明了学习《唯识学》、《解深密经》是多么重要。

此经最早在印度被《瑜伽师地论》引用,《瑜伽师地论》引用了《解深密经》正宗部的全文,作为《摄抉择论》教义的证明。可见,瑜伽法教义出自金口。其次,无著著述弘扬,据《大藏经》记载,有无著的《解深密经释》,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权威代表,文字丰富。在武则天的《摄大乘论-识相品》中,武则天也引用《解深密经-瑜伽分别品》建立唯识学。在世亲的《摄大乘论注》中: 识所依论》中,介绍了《金刚经》的全部 "心意识论"。此外,真谛三藏在翻译《解深密经》后,又撰写了《解深密经》四卷,以弘扬此经。

在汉译《解深密经》中,流传最广、注释最丰富的当属唐译。奘公留学印度十七年,从戒贤处听讲《瑜伽师地论》三遍,当然学会了这部经,回国后主持译场,随讲随译,由弟子记录成书。奘公门下,最有名的是窥基和圆智两位大师。在《大藏经》中,现存有《灵巧经》四十卷,书中引用大小乘经论,深入剖析经义,是后世研究《灵巧经》的标准。还有敦伦所撰的《瑜伽师地论记》四十八卷,其中有八卷注经,内府欧阳竟无居士曾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摘录出来,收入经中各篇之下,分为八卷; 又从临光《佛地论经》序中补序,成为前二卷,合为十卷,称为《解深密经注》。唐代《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的注释,从史料记载看似一近代,太虚大师撰写了《解深密经大纲》,总结了《解深密经》的历史和全经的大意:他还撰写了《解深密经-如来著作讲记》,阐述了佛果的功德。此外,韩清净法师还撰写了《瑜伽师地论注疏》,对《注疏》中引用的《解深密经》进行了注释。近代,延培法师撰写了《解深密经》,用现代语言撰写,通俗易懂,是学习《解深密经》的入门读物。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