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四十二章经讲记":深入理解佛教思想的秘密花园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7 浏览:114次

四十二章经讲记(五) 净界法师讲述

僧尼慈悲,诸位法师、居士,阿弥陀佛!

请开讲

第三章 断爱除贪

义净法师将《四十二章经》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法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是第三章之后的正法共四十章。正法修行的重点在于深见和广行,也就是说,正法修行有两个要素:

(1) 深见: 这是对 "自性空 "和 "法性空 "真理的体悟,以消除我们心中的颠倒。由于这个本体的真理非常深奥微妙,所以称为深观。

(2) 广行: 这是对诸法的修持,包括戒、禅、慧的广大修行。

基本上,这两种内涵是相互关联的,即在无生真理观上有差别,在戒定慧的修持上有差别。比如,佛教有大乘深观和小乘深观,小乘空观的重点是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空义的建立要等业力产生的法消失后,空的真相才会显现、 所以,小乘的人生空观是一种对立统一,即不在有相的业力流转中,还是在无相的空性中安身立命,二者互不相容,因此,小乘空义的内涵是灭色、灭空。空义是灭色取空,当然天台智者大师说的是偏空的道理。大乘的空性学说是建立在 "遍计所执性空,依他起性如幻 "的基础上的。大乘空性学说所要驳斥的是对我和法的内在执着,也就是所谓的遍计所执性。虽然它破除了遍计所执的概念,但同时也确立了依赖的概念很好!我们来看第三章,断爱除贪。断爱除贪,简单来说就是少欲知足。

佛说:"剃须出家,受持佛法,往生乞食。日中一饭,树下一宿,勿复如此。使人愚痴无明者,爱与欲也。"

在第三章中,佛陀要求僧人能够断除爱欲和贪欲,对生活中的财物少欲知足。佛陀说:"剃除须发,出家为僧。"出家是对僧人的统称。瑜伽师地论》中说,沙门分为四种:

(1) 圣道沙门: 圣道沙门是证悟圣道的圣人,与 "我空 "和 "法空 "的真理相应。

(2) 《大道论》: 讲道者能善说佛法,既能深入研究佛法,又能熟练地说佛法,其修行注重般若。

(3) 佛道沙门: 佛道沙门能够修持各种善业,其修行注重培养布施和持戒的善根。

(4) 秽道三文鱼: 这种三文鱼广泛从事恶业,违反佛陀的戒律,犯下各种恶行。

以下教法是圣道沙门、法道沙门和佛道沙门应该遵守的道路。有志于追求生命提升的沙门,即使内心仍有烦恼和罪孽,也能接受道法,遵循佛陀的戒律。佛陀为能够接受道法的修行者开示了四种法门:

破译"四十二章经讲记":深入理解佛教思想的秘密花园

(a) 放弃财产: 若想悟道,就必须放弃财产的积累。欲界众生容易产生财、色、名、食、睡的欲望,而这五种欲望的根源就是财物,因为有了财物就容易得到其他欲望。在佛陀的戒律中,对于僧人的财物,有的地方戒律比较宽松,有的地方戒律比较严格。在声闻法中,强调财物自用,所以佛戒特别严格;在菩萨戒中,积累财物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三宝的广大事业,所以戒律比较宽松,可以积累亿万亿的财物。这段话讲的是财物的个人使用。出家人住在僧团中,衣食无忧,应该放弃积累财物,因为财物会引起很多妄想和障碍,阻碍戒定慧的修持,所以应该放弃无常的财物。

(ii) 乞讨食物: 平日应过乞食生活,避免从事消耗过多脑力和体力的生产活动。

(c) 日中一餐: 人在一天中只能吃一顿饭。

(d) 树下一夜:接待场所是睡在一棵树下,这是一个简陋的住所。

以上是佛陀用来勉励有志于修持戒律和智慧的僧人的四种法门。为什么少欲知足很重要?"使人愚昧无知的是爱和欲望"。一个一生荣华富贵的人,心中容易对三界果报产生欲望。爱是对已经获得的资源的执着,欲是对尚未获得的资源的渴望。这种对三界果报的贪爱,会蒙蔽我们的心智,使我们看不清修行之道,看不清观察真理的智慧,因此,贪爱和欲望是阻碍修行之道的原因。

在《八大人觉经》和《佛遗教经》中,佛陀都提到了少欲知足的思想。不过,在这两部经中,佛陀教导少欲知足的重点是离苦得乐,所谓 "少欲者少烦恼,知足者常安乐"。要想获得幸福的果实,必须要有善业,有了善业就能有足够的物质享受,但只有善业不一定幸福,如果在接触物质享受时能够少欲知足,那么幸福的感觉就会不断增长和扩大。所以佛陀在《八大人觉经》和《佛遗教经》中的教导都是以离苦得乐为主,而《佛遗教经》中的这段经文则是强调圣道的修炼,如果不能少欲知足,内心就会充满贪欲,贪欲的升起就会阻碍世间道心,阻碍真理的照见。

在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佛遗教经》和《八大人觉经》中,佛陀不断强调正道的禅定和智慧,劝勉我们修持正道的禅定和智慧,也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修持次道的少欲知足。我们思惟佛陀教诲的意义:今天我们遵循佛陀的教诲,忏悔业障,积功累德,在布施、持戒等种种善业的修持过程中,虽然还不能与自性空、法性空的真理相应,但我们仍然以成就心修持善法,就一定会在成就圣道之前获得极乐。福报力逐渐增长,生命就会变得有能力,有能力的众生,资粮就会比以前更好,生活的品位也会提高。如果我们没有满足于这种福报的警觉,就会执着于现世的幸福果报,这将成为追求清净无上菩提和修习般若智慧的障碍。因此,佛陀提醒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虽然要先获得福报,再证得圣道,但也要以少欲知足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免给证得无上菩提和般若智慧造成障碍。第四章 善与恶

善恶 "中的 "善 "指的是善业,"恶 "指的是恶业。善业和恶业都是由身、口、意的造作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身、口、意的造作。

佛说:"众生十善,十恶。何为十事?身为三,口为四,意为三。身三为杀、盗、淫。口之四为:两舌、恶口、妄语、色语。三是愤世嫉俗和嗔怒。这十种行为不符合圣道,称为十恶。若能止息,则名为十善"。

佛陀解释说,导致善业的业因有十种,反之,导致恶业的业因也有十种。这十种业因分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身、口、意造作中。身业有三种,口业有四种,意业有三种。下面将解释身体造作的三种罪业:

(a) 杀生: 杀生就是断绝众生的生命。如果杀生或断绝众生的生命,结果就是短命多病。有些人业障深重,疾病缠身。这些疾病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在前世或今生造下了伤害众生的罪业,这种罪业的表现形式就是多病短命。例如,佛陀有一位弟子名叫波阇波提,活了 160 岁,在他的 160 年生命中从未生过病,身体特别健康。这是因为他前世持戒特别严格,不杀生,所以不杀生的善业特别深厚,果报身特别强。因此,杀生是应该根除的罪恶。

(2) 偷窃: 未经他人同意从其身上拿走东西称为偷窃。如果一个人未经对方同意而拿走他人财物,就犯了偷窃的戒律。他人的财产不仅包括有形财产,还包括无形的知识产权。因此,如果侵犯版权、所有权,甚至偷税漏税,都属于偷盗戒的范畴,偷盗的结果就是财富不稳固。例如,如果发生地震,隔壁邻居的房子都会倒塌,而他的房子却很坚固,不会倒塌。有些人的财产不会被水淹没,不会被火烧掉,也不会被地震摧毁。因为在积累善业的过程中,他能够持守不偷盗的戒律,所以这种善业所感召的财富报应特别强烈。反之,我们虽然努力布施了,但却犯了偷盗戒,那么在果报现前的一刹那,我们虽然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这种财富是脆弱的,它可能被水淹、被火烧、被地震,或者败家灭族,所以偷盗的果报所感召的财富是不坚固的。

(c) 邪淫: 邪淫是指男女之间除自己妻子以外的身体接触,邪淫会导致卑贱的后果。如果前世犯了邪淫罪,就容易出生在卑贱的家庭,如出生在贫民窟或卑贱的种姓,这与前世的邪淫罪有关。

以上是三种身业,即由身业所驱动的生命业力。以下是四种口业:

(1) 双舌: 两舌就是互相争斗,混淆是非,挑拨离间。如果你对甲方说乙方的不是,对乙方说甲方的不是,就是挑拨离间,使双方互相争斗。两舌的果报就是被人诽谤,虽然你没有过错,但别人却认为你有过错,也就是说,你经常遭受不公,经常遭受诽谤,这都是因为前世两舌的过错。

(2)恶口: 恶口就是骂人、骂人。前面的两舌是私下挑拨是非,这里的恶口是当面用粗暴的语言辱骂对方,恶口的果实是丑陋的外表。有的人说话喜欢轻声细语,即使对方有过错,他说话也彬彬有礼、轻声细语,说话轻声细语的人收获的是善良和庄重;有的人说话刻薄,容易伤害对方,这样的恶口召来的是丑陋的外表,人们不喜欢看到,别人看到他,也不喜欢亲近,这与恶口有关。

(三)妄言: 妄语是心与口的矛盾,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是相反的。妄语的果报是为他所欺,经常被不诚实的眷属欺骗;这是因为他前世喜欢妄语,所以今生被别人欺骗。

(d) 雄辩: 花言巧语是为了增加对方的懒惰而说的毫无意义的轻浮话。花言巧语的后果是不可信,别人不尊重和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以上是口业的过失,以下是意业的过失,共有三种:

(1) 嫉妒:嫉妒是对自己名利的殉道和对他人荣誉的不宽容。殉情是指追求自己的名利,如果别人拥有了自己的名利,自己的内心就会非常不悦地拒绝。嫉妒与贪婪和愤怒有关。嫉妒是由利己主义的执着引起的,希望得到自己的荣耀,如果别人拥有荣耀,自己也不会高兴,这就是嫉妒。

(2) 愤怒和暴躁: 愤怒和暴躁的本质是暴力和残忍,怀有仇恨和愤怒。他的性格本来就很暴躁,遇到事情恼羞成怒,就容易怀恨在心,不愿化解。

(3) 愚昧: 愚昧是 "凡事内心黑暗"。内心对因果报应、自性空、法性空感到迷惑和黑暗,无法理解。

以上十种业因障碍圣道。这十种罪业除了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痛苦外,还使人在罪业现前时,难以通过修习止观来观察自性空和法性的真相,因为这十种罪业会产生不依圣道的力量。如果能对治这十种罪恶,使它们不再出现,这就是十善行。

义一法师在解释这段话时说:"善恶无性,犹掌之反面也"。善恶都是通过身、口、意产生的,所以身、口、意本身并没有本性,并不决定是善是恶,就像手掌的正面是光明面,反面是黑暗面一样。如果身、口、意遵循理性的观点,身、口、意就会出现善业;如果身、口、意遵循欲望的观点,身、口、意就容易出现过失。我们对身、口、意的处理主要是照见意业。所以,意业的沉疴是一种大病,如果心愚不明真相,罪业就容易生起,因为不能随理而行,只能随情而行,所以恶业向善业的转化,主要靠的是观照的力量。易大师认为,上乘正法强调的是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理性地思考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从有形的个体生命回归到无形的真如实相。当我们始终体悟到自性空、法性空的真理时,如果忽略了对因果律的体悟,就很容易出现执理而不顾因果的过失。第五章:化重为轻

上一章解释了我们应该避免造作罪业,因为我们不享受苦果,而本章则是假设我们已经造作了罪业,如何转重业为轻业。

佛陀说:"如果一个人有很多过失,而不去忏悔,那么他的心就会安息,他的罪过就会像水流到海里一样流到身体里,而且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深。如果一个人有过失,认识到自己的是非,改过自新,那么他的罪过就会消除,就会像病人出了汗一样,逐渐痊愈。

大智慧佛说,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被过去的习气所引导,身、口、意或多或少都有过失。假设我们不能自我反省这些过失,不能用自我反省的力量消除心中的恶念,那么如果我们安住在这种相续恶心中,不能降伏它,将来会有什么后果呢?罪业的后果就像江河归海,大海吸收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变得更加宽广。同样,如果不反思和对治自己的过失,罪业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大。

作为一个凡夫,虽然有身、口、意的过失,但当他在佛堂拜佛、坐禅、修止观,在宁静的心境中与道相应时,黑暗的心中就会出现光明,就能检视自己所造的身、口、意的过失。当然,有正见的人内心会增加羞耻感,并以羞耻感来责备自己的烦恼,使自己改恶从善。这个人的过失和别人一样,但因为他有了增上惭愧心,改过行善,所以 "其罪自消",他的罪过在惭愧心的改变中逐渐消除。这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了,如果能把汗液逼出体外,就能把病毒逼出体外,病也就好了。以上说明,即使有过错,但能反省自己与不能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普众放生 普众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